手机版 不刊之论网
非常荣幸被邀请在阿尔法工场与大家进行主题投资方法论的简单探讨,其实这个探讨也是本人错过许多主题投资后,痛定思痛的产物吧。
还有来自于供应商和大客户的红利,比如苹果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等等。归纳起来,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很高、一般大的主题,吸引力很强,刺激信号的种类丰富,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逻辑可推敲性一般但可细化可深入度很高,判断这个主题是很优秀的主题。
主题和或有价值链接的强度,就是直接性。我一开始做研究更多做基本面研究,后来发现基本面研究和主题投资研究方法不同,如果沿用基本面研究方法,可能会大概率错失很多主题投资机会,这也促使我对主题研究的方法做了一下梳理。表现形式鲜明吗?很鲜明。积极被动者投资策略就是超预期理论来支撑。五是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比较容易形成投资合力。
是否直接呢,至少表观上很直接,公司本身就生产油品升级催化剂,虽然催化剂占公司销售收入仅10%,但显著性强于逻辑性,所以还是比较直接的。分析这个主题中一头一尾两个标的: 三聚环保,很显著,比较直接、比较稀缺。股东们也用脚投票,在近期纷纷出逃。
两年前,洪崎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自己爱读《道德经》,每天入睡前都要读一读这本经典,保持头脑冷静。对于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洪崎在上周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做出回答,称未来民生银行要做到对公、中小加小微和零售的三三制业务布局。因此,对基本面冲击不大,反而促使其加快去董化、切换至安邦模式。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4年1月31日,长期持有民生银行的老股东们纷纷减持民生银行,复星集团郭广昌已经于1月21日清空了手里所有的民生银行A股,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让出大股东位置,持有民生银行A股比例下降至7.69%,前十大股东之一的卢志强也减持至3.09%。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现在,这名银行家正面临主政民生以来最大挑战,面对安邦和各利益集团,他真能如老子所言,为而不争吗? 进入专题: 民生银行 。强顺周期的银行业,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受益者,民生银行同样受益于中国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增 长。
民生尽力淡化股东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安邦保险是否要控制民生银行,并将民生银行逐步纳入安邦金融版图中?在上周日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洪崎特别指出,在与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沟通时,安邦明确表示之所以频频增持,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 双方已经在一些业务领域开展了合作。尽管是民营银行,民有、党管的特点让民生银行在行长席位上并无完全的自主权。在周日的分析师会议上,洪崎透露,行长人选将在今年四月前敲定。然而当经济下行,小微贷占比高的民生将承受更大的不良压力。
不少券商分析师对民生银行的未来仍感到乐观。市场对安邦和民生的合作效益也表示了怀疑,高华证券研究员李南在上周给出了民生银行卖出评级,并指出,民生与安邦集团潜在的协同效应(例如银保渠道,企 业/零售银行业务)可能较为有限,因为安邦是一家成立时间较短的保险企业,而且整体而言银保业务为银行带来的益处有限。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及兼任行长洪崎2013年曾被《福布斯》评为上市公司最佳CEO,并接受采访。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已经开始。
不过,民生并没能逃脱经济周期的影响:从2013年以来,随着钢贸行业持续低迷,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相继爆发钢贸信贷危机,除了一般的企业贷款大幅逾期外,钢贸商还对高额度的信用卡进行了恶性透支,民生因钢贸危机伤痕累累,罕见自认20%钢贸坏账。但我们是真正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
但以铁血著称的安邦董事长吴小晖至今未公开露面,而他是否会信守这一承诺仍是未知数。自2009年以来,民生在小微金融理念、体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大力创新,小微业务一度是这家公司最显著标签,民生也是全国最早介入这一领域的机构。
从2009年到现在,民生银行首次在小微业务上举棋不定。不过,可能让民生银行没有意料到的是,除了平安等对手,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鼓吹金融机构扶持小微机构,使得包括国有五大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不得不杀入这一领域,争夺小微客户。这次,行长是否仍将空降?背景深厚的安邦是否真如洪崎所言,继顺利谋求了董事会席位之后,未来将安心做个财务投资者?新任行长又能否免于人事纠葛,并带领民生走出战略困境?这些问题仍没有答案。行长毛晓峰被中纪委调查,保险巨鳄安邦连续十二次增持成为大股东,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正处于创立近二十年以来最迅猛的风暴漩涡中。近日,民生股东史玉柱在新浪微博上直接表明态度:十几年前,个别领导曾向民生银行委派一无能力行长,导致银行发展停顿,耽误几年。未来,行长任命人选可能是决定民生未来的一大重要因素。
今年,民生资产质量压力依然较大,在两高一剩、制造业、钢贸等领域不排除区 域性坏账蔓延。由于不良率上升,民生对小微的风险控制要求提高,对小微企业的单笔贷款额度也大幅下调,盛行一时的联保模式也已叫停。
两种体制基因的混杂,让创立之初的民生银行并没有多少让人刮目相看的表现,包括柳传志在内的多名企业家早期曾有机会入股民生银行,最后出于专业考虑而放弃了。有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人士透露,随着风险暴露,民生银行内部曾一度陷入纠结:是否继续进行小微业务?民生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2014年9 月末,民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062亿元,比上一年年末仅增加了15亿元,与过去小微贷款高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
现在,这家有众多知名民企大佬出没的公司正迎来风格强硬凶猛的大股东安邦,股东变化将如何影响民生的未来?一度认定要做亚洲乃至世界最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近年却面临坏账率持续飙升,资产质量加速恶化的局面,民生银行正面临最危险时刻吗? 如果先回顾小微之王民生银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家公司多年来最不缺的是故事:股东博弈、产权纠纷、关联贷款、高层内斗……1996年,民生银行由全国工商联发起、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兴办,因此一开始就混杂着民营与国有两种体制基因,从创始之初起,多名各怀心事股东就开始进行利益博弈,接连爆发了多起冲突。考虑到业务能力、文化认同、与团 队融合、与董事会沟通的风险,如果这次领导再委派一个陌生人,空降到民生当行长,股东大会上我投反对票。
如果小微等业务的风险仍可根据战略调整和管理改善得到控制,未来民生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 仍来自外部。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关政表示,民生银行高管层遭遇政治风险,但民生也会释放安邦增持、凤凰计划来对冲。如民生银行第一任、第二任行长童赠银、蔡鲁伦均是由央行指派的空降兵,前任行长毛晓峰也自2002年由团中央空降民生。在回忆民生银行创业历程时,1996年即加入民生的他这样描述民生银行的处境:国有股份制银行有坏账、有风险,国家可以兜着。
与此同时,因坏账飙升、经营艰难,起步之初,民生银行一度被戏称为民不聊生银行。在洪崎之前,民生前两任董事长经叔平和董文标都苦心维持着民生内外部的微妙平衡,这次,如何平衡诉求各异的上级机构、大股东及董事会成员关系,此番行长任命将是一场考验洪崎能力的关键战役。
另一面的事实是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实则非常有限,产生实际融资需求的可能性非常小,并不足以支撑足够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坏账率高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仍未解决的问题。除了小微业务,民生银行近两年押注的社区银行也进展缓慢,生意冷清。
2010年至2012年,在洪崎担任行长期间,民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居全国性商业银行之首。也正是民有、党管的基因导致多年来民生银行曾在管理层与上级机构之间、股东之间、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以及管理层内部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权力博弈。
不过据此判断民生银行大势已去则为时过早,灵活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让民生仍有能力绝地反击不过据此判断民生银行大势已去则为时过早,灵活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让民生仍有能力绝地反击。这次,行长是否仍将空降?背景深厚的安邦是否真如洪崎所言,继顺利谋求了董事会席位之后,未来将安心做个财务投资者?新任行长又能否免于人事纠葛,并带领民生走出战略困境?这些问题仍没有答案。在周日的分析师会议上,洪崎透露,行长人选将在今年四月前敲定。
行长毛晓峰被中纪委调查,保险巨鳄安邦连续十二次增持成为大股东,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正处于创立近二十年以来最迅猛的风暴漩涡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已经开始。
两年前,洪崎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自己爱读《道德经》,每天入睡前都要读一读这本经典,保持头脑冷静。因此,对基本面冲击不大,反而促使其加快去董化、切换至安邦模式。
2010年至2012年,在洪崎担任行长期间,民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居全国性商业银行之首。自2009年以来,民生在小微金融理念、体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大力创新,小微业务一度是这家公司最显著标签,民生也是全国最早介入这一领域的机构。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但是我想从根本面上来讲,还是对中长期改革、经济、行业企业资本市场本身改善的预期的调整,现在还在期待着一个货币政策重回常态之后,给市场的一个推动力,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说预期过分了。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